首页 > 时尚 > 

5年期利率“不敌”1年期……中长期存款不“香”了? 客户经理告诉我不做三年

2025-05-13 01:13:20  来源:艺想坊

“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比2年期还低,客户经理告诉我不做三年,年期年期推荐存半年或一年。利率”近日,中长市民余女士在咨询平安银行定期存款产品时惊讶地发现,期存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“骤降”至1.65%,不敌已经低于该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。年期年期“客户经理还跟我说接下来可能很多银行都会这样。利率”

利率下行,5年期利率“不敌”1年期

潮新闻记者了解到,余女士咨询的不敌这款平安银行存款产品3年期利率于近日下调40BP,由2.05%降至1.65%,年期年期而该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.7%,利率呈利率“倒挂”现象。中长值得注意的期存是,该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,都为1.6%。

“推荐存半年1.5%或1年1.6%,新户存5万元还送280元立减金和55元微信立减金,其中280元立减金可以换露营套装。”平安银行一客户经理直截了当地表示,现在存三五年还不如存一年。

银行客户经理向余女士展示的定期存款利率详情

期限越长,利率越高,曾是不少投资者眼中颠扑不破的“真理”,现如今部分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甚至低于1年定期存款利率。如招商银行“灵动存”产品页面显示,该产品1年期、2年期、3年期、5年期利率分别为1.60%、1.70%、1.50%和1.55%,5年期、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低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。

招商银行“灵动存”产品利率

长期存款不“香”了吗?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?

“这一现象背后,实际上是银行揽储思路发生了改变。”有业内人士指出,银行现在揽储的思路并非吸收高成本的长期资金,因此长期存款利率并不及短期存款利率。

“不同银行资产负债情况、资金期限结构存在差异,对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定价策略往往不同。”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,存款利率“倒挂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反映出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,即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,主动减少吸收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,所以中长期存款利率反而更低。而部分中小银行短期内面临流动性压力,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,缓解短期资金紧张局面。这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、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。此外,存款利率“倒挂”也与一段时间以来短期存款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。

面对“倒挂”,储户该如何理财

“担心利率继续下行,原本想好了先存3年定期来锁定利率,没想到问下来还是1年期利率更高,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还要不要存,或者还是把钱转到其他行,我太纠结了。”上述余女士向记者感慨道。

这样的困扰并非个例。杭州的陈先生告诉记者:“年初杭州一城商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.35%,我想再观望观望,最近又从2.2%掉到了2.1%,1年期、2年期都在降,嫌利率低不想存,不存后面又可能更低。”

面对存款利率或继续下行和“倒挂”,储户该如何打理资产?

业内专家建议,投资者需跳出“期限越长收益越高”的惯性思维,通过“短期存款+稳健理财+适度风险资产”的三层配置框架应对利率波动。

例如,有业内人士指出:“定期存款可以采用阶梯存款的方式,将资金按不同期限分别分成多笔,分别存一年、两年、三年,每年都有到期的钱,这样既能保障一定的流动性,又能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。”此外,国债也是不错的选择,“目前三年期储蓄国债利率约为1.93%,比部分银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还要高0.3个百分点。”

董希淼也表示,在当前存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时,居民可从自身风险偏好、投资需求、投资能力等出发,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。如果追求稳健收益,可以在存款之外,配置一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。如果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,可以适当增配股票、偏股型基金以及黄金等产品。

见习编辑、一审:王瑜 二审:苏英英 三审:王润

  文章内容仅供阅读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谨慎对待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    焦点

    中国经济新春面面观

    春节长假即将画上句号。人们收拾好行囊,怀揣着亲人的美好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,踏上新的征程。锦绣中国,共谱华章。这个新春,我们追随远行的脚步,深入祖国各地,走进大街小巷、工厂码头,观新春佳节中的人潮涌动,

    时尚

    宿州:花卉市场春意浓

    一年春景莫错过,最是花开好时节。四月的宿城绿意盎然,春花烂漫,花卉市场也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,不少市民走出家门,逛逛花市,购买鲜花绿植,将春天带回家。在宿城金海六路花卉市场记者看到,每家店铺的货架和

    时尚

    清晨突发地震!震感强烈!救援人员已赶往震中!

   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,5月12日5时11分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发生5.5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公里,震中位于北纬28.91度,东经87.54度。当地多位网友表示:震感强烈,直接被晃醒。据新华社,记者第

    百科

    非法集资案件高发 金融犯罪网络化带来挑战

   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《202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》显示,2023年上海金融犯罪案件量和人数继续呈小幅下降趋势,与全国水平相当。从北京、上海、重庆等金融机构集聚地检察机关最新发布的白皮书看,当